你的浏览器已禁用javascript,请启用javascript,否则网页将非正常运行!
高三全日制招生
新闻资讯
“我不上幼儿园,我要去结婚”:请好好爱那个到了婚姻敏感期的孩子……
2020-01-06    |   文章来源:网络    |  分享到:
0

前几天,嗯哼的访谈视频火了,在问到将来太太帮你生孩子时,嗯哼小脸一沉,转头看着霍思燕说,不会的,我只喜欢妈妈。


被暖到的网友纷纷留言:


只爱妈妈的嗯哼暖哭了,真的太贴心了。


可也有不少网友晒出了“同款”儿子:我儿子成天说非要和我结婚,他爸气不过,说已经和我结婚了,还把儿子气哭了。


我女儿也是,成天哭着喊着要嫁给爸爸,拦都拦不住。


到了某一天,我们会发现,孩子突然 “爱上”了父母,然后要和爸爸妈妈其中一个人结婚。


孩子“爱上”父母,热衷玩婚姻游戏,究竟是怎么回事?我们要该怎样和孩子探讨婚姻这个话题?



孩子“爱上”父母

是到了“婚姻敏感期” 


美国一名3岁的男孩“爱上”了同班女孩,火速求婚后,满心期待的他一秒就得到了女孩的回答:


小女孩用一个漂亮的过肩摔,直接把他摔倒在地,然后义正言辞地说:“小孩子是不能结婚的。”


网友在评论区乐开了花,可怜的小家伙,第一次爱上别人,就尝到了爱的痛苦。


大人们常常以为婚姻这件事对孩子来说只是个玩笑,可是对孩子来讲,热衷程度和持久程度却超乎我们想象。


闺蜜的儿子前几天还成天念叨着要和她结婚,可“爱上”了同班女孩后,就从早到晚地念叨女孩的名字,还一脸认真地让闺蜜给他请假,要和女孩去结婚蜜月。


闺蜜哭笑不得,又一脸担心。


刚刚几岁的孩子,为什么对婚姻这么热忱?应该怎么和孩子探讨结婚这个问题?


教育学家的答案是好奇、憧憬、与模仿。


在某一个时期,孩子会特别容易“爱上”父母,而随着年龄的增长,孩子对婚姻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,进入婚姻敏感期后,“爱”的对象不断在变化。


儿童性心理发展研究专家胡萍说,孩子热衷结婚游戏,“爱上”别人的过程,其实就是他们筛选伙伴的过程。


“换算”成孩子的语言就是:“我们俩成为了最好的朋友”。


因此,不必过于担心孩子爱玩结婚游戏和爱上父母,这只是那个对性别、自我、异性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孩子,套用大人的婚姻模式,表达好感,完成交友,父母不必过于紧张。



结婚游戏到底该不该禁止? 


曾经看过一位妈妈发帖求助,参加几次婚礼后,儿子特别喜欢玩结婚游戏。


在楼下小区,儿子又开始布置场地,拉着邻居小女孩一起“结婚”。


本来家长都乐呵呵地围观,儿子大声宣布“请新浪亲吻新娘”,然后一脸幸福地亲了女孩一口。


结果女孩的奶奶冲上去就破口大骂,儿子的爷爷也面红耳赤地解释辩驳,两位老人吵到不可开交,两家开始交恶不说,小区也人尽皆知。


好面子的老公第一件事就是给儿子一顿暴打。


网友说,从那以后,儿子就像变了一个人,干什么都怯生生的,一次要带他去参加婚礼,结果儿子就像被吓到了一样,哇一声哭了,死死地拽住门把手,怎么拉扯也不肯松开出门。


呵斥、责骂、暴力,对于婚姻敏感期的孩子来说,起不到任何教育作用。


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,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对父母失望?


一个匿名网友的回答获得了高赞:


我一脸幸福地玩结婚游戏,然后妈妈当着全院小朋友,一边骂我不要脸,一边拎着脖领子把我拽回家后,从那之后,对结婚两个字就莫名恐惧。


就连成年后,异性靠近我,牵我的手,妈妈的那句“不要脸”都会从心底涌出来,让我再也不敢向前走一步。


家长强硬的态度,不仅会破坏掉孩子对婚姻的美好憧憬,还容易过早给孩子注入了不良意识。


父母的否定与呵斥,非但不能为孩子今后的婚恋关系打好地基,反而,带来的自卑与耻辱感,会伴随他的终生。



请让婚姻的幸福感

伴随孩子终生 


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,爱情问题是个性形成的大问题,缺失爱的能力,会让孩子一生都陷在爱的匮乏里。


好好度过婚姻敏感期,会对孩子交友、恋爱、婚姻起到决定性作用。用心呵护好婚姻敏感期,对每个孩子都至关重要。


聪明的妈妈不一定能给出标准答案,但可以和孩子对话。


上幼儿园的儿子问妈妈:如果我爱琪琪,琪琪不爱我,我们能结婚吗?


这位妈妈抑制住了抢答的冲动,反问儿子:你说呢?


儿子思考了下:不能。


然后又问:如果琪琪爱我,我不爱她,我们能结婚吗?


妈妈反问儿子:你说呢?


儿子沉默了,然后说,也不能。结婚应该这样,我爱她,她也爱我,只有这样才能结婚。


《捕捉儿童敏感期》一书中,讲到这段母子对话,聪明的妈妈始终也没给出标准答案,可在她的引导下,孩子最终悟出了关于婚姻的珍贵道理。


当孩子的小脑袋瓜对婚姻产生好奇,我们“反弹”回去几个问题,如何择偶,怎样对待对方,你对婚姻有哪些深刻体会等等,借机会让孩子对婚恋关系深入思考。



孩子婚姻敏感期

也是父母婚恋教育的黄金期 


“情感受挫”?鼓励孩子说出来。


“我已经气到捶树了!已经要爆炸了!”


一个外国男孩坐在安全座椅上,一脸痛苦地告诉爸爸,“女朋友”和别人一起玩了,他很难过。


这位爸爸没有嘲笑,只是静静地听着,耐心地发问,跟我说说你是什么感觉,你和女孩在一起多久了?


男孩先是形容自己气到原地爆炸,最后终于分析出被“分手”的原因,女孩可能是在故意气自己。这些话说完,男孩也冷静了下来。


每一段感情都像一个硬币的两面,一开始满是憧憬的孩子会渐渐发现,在经历欣喜、期待与被接纳的同时,他们还可能会面对分离、疏远和“背叛”。


孩子在交友过程中遭受挫折时,父母要做的,就是当好听众,鼓励他们形容出自己感受,适当地引导,这样孩子才能好好对这段感情进行反思,得到成长。


孩子会知道,自己有权利喜欢,可别人也有权利拒绝;自己可以表达爱意,别人也不一定给你回复。尊重和接纳,永远走在冲动与愤怒前面。



父母相爱 是最好的婚姻教育 


同事刘姐的爸爸是婚礼司仪,小时候常常带她去婚礼现场,梦幻的泡泡,五彩的光影,新人的一脸幸福,充盈着她整个童年回忆。


可她却坦言自己是恐婚族。


虽然台上的爸爸风趣幽默,体贴入微,可在家里对妈妈不是冷言冷语就是暴力相向,暴力回忆和和华丽场面进行了化学反应后,就结合成她对婚姻的恐惧与退却。


能看到的仪式感很强,可是获得的幸福感却非常少。


《善解童贞》一书中说,婚姻中的责任感,不是在孩童时期的婚姻游戏中建立起来的,而是在成年人对孩子日常生活的教养中构建的。


父母相爱,是对孩子最好的爱的教育。学会慎重选择、认真对待感情、体贴尊重,不仅可以从仪式感中获得,更多的是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中渗透出来。


好好陪孩子度过他的婚姻敏感期吧,因为终有一天,那个玩着结婚游戏的孩子,会长大,会挑选对象,也会一步步走进属于自己的婚姻。


而到那时,当他们回首往事时,想到的不仅是儿时结婚游戏的欢笑与嬉闹,还有父母对他曾经的尊重与疏导,以及父母婚姻带给他的温暖回忆。

注川越微信公众号

【关注川越微信公众号,了解更多】

扫描关注公众号